
培訓預約:0372-6813555
0372-6286222
研學預約:0372-6286111
舉報監督:15517216555
地址:林州市渠東路北段
城市文化
精神
紅旗渠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,林州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,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,并孕育了紅旗渠精神。紅旗渠被世人稱之為“人工天河”,在國際上被譽為“世界第八大奇跡”。
紅旗渠精神概括:自力更生、艱苦創業、團結協作、無私奉獻。
新時期的紅旗渠精神:難而不懼、富而不惑、自強不已、奮斗不息。
方言
林州境內的方言為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林州話,亦稱林州方言。林州話共有24個聲母,39個基本韻母,5個聲調。林州方言語音鏗鏘有力,擲地有聲,高亢洪亮,發音清晰,渾厚直硬,變音較多,四聲分明,去聲字多多。詞匯豐富,詞尾多有后綴;句中常有語頭、鑲中和綴尾,說話常省略某些詞語。林州話的變調很復雜,明顯的是陰平和上聲。林州話對多音節詞的首音節詞讀得沉重、響亮、節奏長,末音節詞讀得輕、低、節奏短:常因發音速度快,省略或輕放讀個別詞的聲母、韻母,聽起來好像改變了原來詞語的音節。
晉語前身應該是漢代揚雄《方言》提到的“趙、魏之西北”方言。晉語的使用人口近5000多萬(86年是4600萬),其中山西約2000萬(不含運城和臨汾大部,運城話和臨汾話屬于關中系統)、內蒙古中西部、河北西部、河南北部各近1000萬,陜北有300多萬。晉語的重要特征是有入聲,這和北京的官話很不相同,晉語比北京話的語言特點古老很多,有學者戲稱之為“北方話中的山里話”。
飲食
林州特色飲食有:大燴菜、鹵面、水餃、撈面條、寬面條湯、涼粉、粉條、和樂剏、雞蛋面疙瘩湯、紅薯面窩窩等。